特48 丹顶鹤 1962.6.10.

丹顶鹤 8 分

丹顶鹤亦称“仙鹤”,属鸟纲鹤科,体长在1.2米以上。体羽主要为白色。头顶皮肤裸露,呈朱红色。幼时头顶不红。鸣声响亮,飞翔力强。常涉于近水浅滩,取食鱼、虫、甲壳类以及蛙类等,兼食水草和谷类。丹顶鹤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、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,冬季迁长江下游一带越冬。中国将丹顶鹤列为一类保护动物。

特47 西藏人民的新生 1961.11.25.

幸福从此扎下根(播种) 8 分

这是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10周年 (1951-1961)而发行的一套邮票。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约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。其语言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,依地区划分为拉萨、康巴、安多三种方言。藏族早期信仰“本教”,藏语称 “本曲”,俗称黑教。至公元7世纪开始改信佛教,经过历史上的数次反复,藏族多信仰藏传佛教, 藏语称 “囊巴曲”,俗称喇嘛教。1951年5月23日,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《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》,俗称“十七条协议”,西藏宣布和平解放。

特46 唐三彩 1968.11.10.

马 8 分

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及陶俑上的釉色,也用以指唐代彩陶。这种彩陶表面使用绿、黄、蓝、白、赭等铅釉,一般以黄、绿、白为主,故称唐三彩,实则并不限于三种色彩。

特4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1.8.1.

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8 分

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西郊,于1959年建成,占地80419平方米,整个建筑东西总长214.4米,南北总长144.4米,连同塔尖军徽在内总高94.7米,总面积60557平方米,馆内设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、抗日战争馆、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、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馆、兵器馆、民兵馆等。它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,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历史时期武装斗争的情况,以及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。

特44 菊花 1960.12.10.

黄十八 4 分

菊花属于菊种,多年生草本。叶卵圆形或披针形,秋季开花,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序的大小、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,舌状花白色、红色、紫色或黄色,瘦果不发育。菊花不仅可供观赏,还可供饮用以及药用。

特43 爱国卫生运动 1960.9.10.

厂矿卫生 8 分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了提高中国人口的健康水平,决定把搞好卫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。1958年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除“四害”讲卫生的指示》,要求全民行动起来,消灭老鼠、苍蝇、蚊子、麻雀等害虫。之后,在中国形成了全国性的爱国卫生运动。此次运动倡导“爱清洁,讲卫生”的社会新风尚,由于政策措施得力,使“四害”大为减少,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基本被消灭或得到控制,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。

特42 北京铁路车站 1960.8.30.

车站正面全景 8 分

北京铁路车站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七个多月,它是中国自己设计施工建成的一座火车站,建成于1959年。该站采用通过式,进站经二楼高架候车厅,有自动电梯设备,出站走地道,有线路十二条,六个站台,建筑面积46700平方米, 东西长218米,南北宽88米,高43米,有十四个候车室,并设有旅馆餐厅、电视电影厅和阅览室,是中国铁路客运的枢纽。

特41 人民大会堂 1960.10.1.

人民大会堂前景 8 分

人民大会堂坐落于天安门广场西侧,是北京50年代“十大建筑”之一,1959年落成,从设计到完成仅用了一年时间。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及举行其他重要活动的场所,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的地方。

特40 养猪 1960.6.15.

繁殖 8 分

猪是家畜的一种。据出土文物的同位素测定,中国人养猪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。猪是中国饲养最多的家畜,猪肉在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中国的养猪业有了很大发展,特别是1959年10月,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养猪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后,群众性的养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,生猪头数迅速增长。

特39 苏联月球火箭及行星际站 1960.4.30.

月球火箭 8 分

特39 苏联月球火箭及行星际站 1960.4.30. 在20世纪的冷战时期,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。1960年,作为太空竞赛的一部分,苏联发挥了其航天技术的优势,继1959年发射两枚宇宙火箭成功之后,在的文化与科学发展的背景下,苏联再次向月球发射了划时代的宇宙探测项目。这一年,苏联成功发射的第二枚宇宙火箭,在飞行穿越371000公里后,准确无误地降落在了月球表面的特定区域——阿里斯基尔、阿基里德、奥托利克环形山附近。 这枚火箭不仅安全将原苏联国徽的标记送到了月球,还象征着人类第一次将物体传送到另一个星球的壮举。接着在同年的10月,苏联又发射了第三枚宇宙火箭,它不再仅是简单的飞行,而是携带了重达278.5公斤的自动行星际站进入预定轨道。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飞行器,而是象征着一个移动的实验室,标志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更深一步的突破。 1960年4月30日,苏联为纪念这两项极具历史意义的成就,发行了一套名为“苏联月球火箭及行星际站”的邮票。邮票共2枚,分别描绘了月球火箭和行星际站的画面。邮票中“月球火箭”一枚,画面右上角展示了月球一角,左下角则是原苏联国徽的图案,寓意着苏联国徽成功登陆月球。另一枚“行星际站”则展示了行星际站伸展其天线,紧紧地附着于月球的表面,这不仅意味着人类对月球的进一步认知,同时也首次揭示了月球神秘的背面。 这套邮票不仅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时刻,也是设计与艺术结合的佳作,通过其独到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。 左氏珍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