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41 人民大会堂 1960.10.1.

邮票的故事始于1960年的中国。在那个时代,建筑和政治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,他们共同塑造了国家的文化和历史面貌。位于北京,人民大会堂作为“十大建筑”之一,不仅是建筑的杰作,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。1959年,人民大会堂的竣工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的一大步。它的迅速建设,从设计到完成仅用了一年时间,展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决心和能力。

人民大会堂前景 8 分

为了纪念这座标志性建筑的完成,1960年10月1日,中国邮政发行了特别邮票《人民大会堂》系列。这套邮票包括两枚,一枚面值8分,展示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前景,发行量达540万枚;另一枚面值10分,描绘了大礼堂的宏伟景象,发行量为240万枚。整套邮票的总面值为18分,采用影写版的印刷方式,这种技术在当时代表了高水平的印刷艺术。

这些邮票不仅是邮票收藏者的宝藏,也是历史爱好者的重要资料。每一枚邮票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,让人们通过这小小的纸张,就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。人民大会堂不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场所,也承载着无数重要活动,见证了无数历史性时刻。邮票上那精细的图案,不仅表现了建筑的外观,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情境和文化气息。

大礼堂 10 分

今天,当我们手持这样一枚邮票,仿佛能够穿越时空,回到那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1960年,感受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和无限憧憬。这不仅是一套邮票的故事,更是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缩影。

左氏珍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