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過邮票探索世界
在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之后,1959年8月15日,一枚独特的邮票诞生了——“中捷邮电技术合作”纪念邮票。这枚邮票不仅是一种邮政用品,更是中捷两国友好合作与技术交流的见证。
1959年,按照中捷两国签署的科学技术协定,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向中国派遣了一批邮票印刷厂建设的专家。这包括针对厂房建设、电气化设备的专家,以及负责照相、制版和印刷技术的顶尖人才。双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北京邮票厂在同年基本完工,并于7月1日发行了“五四运动四十周年”邮票,这也是中国试印成功的第一套影写版邮票。
为了庆祝在北京邮票厂筹建工作中获得的技术合作成功,并对捷克政府及邮电部门专家的热心协助表达感谢,中国邮电部决定于1959年8月15日发行“中捷邮电技术合作”纪念邮票。
这枚邮票仅此一枚,图案主体是新建的北京邮票厂。设计者孙传哲和雕刻者孔绍惠采用写实的手法,从一个仰角透视的视角,精心勾勒出了北京邮票厂的雄伟姿态。邮票画面上,宽敞的现代化厂房跨度几乎覆盖了整个邮票,既展示了厂房的气势磅礴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横向延伸的恢宏和博大的审美观。绿色的背景象征着蓬勃发展的邮电事业,而与主图的白色形成的色调对比,更加和谐美观。
此枚邮票不仅凭借其影写印刷技术在中国邮票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,更是中捷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,见证了两国间技术交流与文化互鉴的珍贵时刻。
左氏珍藏